
当晨曦穿透龙南关西新围九井十八厅的雕花窗棂,这座古老围屋的青砖黛瓦间,擂钵声声,茶香氤氲流转。
“手腕发力要稳,研磨轨迹要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钟莉一边示范,一边指导香港游客林先生制作擂茶。他们先将二两绿茶茶叶置于擂钵中,用木杵在石钵里来回研磨,不时加入少许冷开水,再放入黑芝麻、白芝麻及花生,芝麻和茶叶的香气渐渐散开,细腻茶浆在石钵中渐成,千年非遗技艺与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成曲……
“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纯、香气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钟莉介绍,擂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22年,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擂茶,作为客家饮食文化的重要符号,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喝着擂茶的广东游客李女士感慨道:“品尝自己制作的擂茶,仿佛触摸到了客家先民的生活智慧。”
这一幕,正是龙南以非遗为纽带,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在景区内,游客不仅能观摩传统擂茶制作技艺,还可亲手参与研磨、调配,感受客家人“以茶待客、以食传情”的待客之道。
“到龙南围屋打一碗客家擂茶。”这一传统技艺的活化,得益于龙南对非遗的系统性保护。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9项,并通过“非遗+旅游”模式,将擂茶、香火龙、客家织带等技艺融入景区,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从一碗擂茶到一座围屋,作为拥有376座形态各异围屋的龙南,正以文化遗产为媒,探索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据介绍,关西新围通过修缮保护与功能再造,已转型为集展览、民宿、手作体验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其中擂茶体验项目成为景区最受欢迎的互动项目之一。今年一季度,这座客家小城接待入境游客6.21万人次,同比增长670%。
李林烜 叶婷婷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