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5  2024  江西省简称  江西地图  江西庐山  江西大学  江西移动  江西省会是哪个城市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江西丰城 

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日期:2025-05-21     来源:江西婺源    作者: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浏览:839    评论:0    
核心提示:<!-- image template end--><!--enorth cms news protect end--><!--enorth cms news protect start--><!-- image template start -->

王俊文(二排左三)与学生鼓号队在一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在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中,有3名志愿者来自江西。他们跨越万水千山,从赣鄱大地奔赴边疆热土,用爱与责任,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

  学生眼中会讲故事的“魔法师”

  “现在孩子们写作文进步太大啦,好多孩子都能写出特别优美的句子,每次批改作文,都能给我不少惊喜。”如今,廖佳丽已然成为学生眼中“会讲故事的魔法师”,和两年前初到谢依特小学时的青涩模样判若两人。

  2023年,毕业前夕,廖佳丽在宜春学院公众号上看到西部计划招募信息。“当你的所学所长遇上西部的山川湖海,答案或许比想象的更充沛”,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她。而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中黄文秀的事迹,更是让她坚定了奔赴西部的决心。“我也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带着这份信念,廖佳丽踏上了西行之路。

  初到谢依特小学,眼前的一切让廖佳丽有些不知所措。干燥的气候、高原反应,还有学生基础薄弱、语言沟通不畅等问题,都摆在她面前。但她很快调整状态,给自己定下目标:先为孩子们夯实基础,再逐步拓展知识。

  “他们认字但不爱看书,积累少还不愿意主动学习,关键是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于是,每天下午放学后,廖佳丽会给孩子们读书,《人间草木》《骆驼祥子》《我与地坛》……那些优美的文字,如同一股股清泉,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为了让孩子们爱上语文,廖佳丽还想出不少新奇的点子。她把写作课搬到户外,“同学们,今天咱们与风来一场亲密接触,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然后把风带给你的感觉写下来。”孩子们在操场上跑着、跳着,用自己的方式感受风的模样。

  一个叫阿依努尔的小女孩跑过来,仰着红扑扑的小脸说:“老师,风在挠我的脖子,像妈妈的纱巾。”批改作文时,看到“风在触摸我的脸,送来了从雪山那边的凉爽”这样的句子,廖佳丽不禁眼眶发热。原来,这片看似荒芜的戈壁滩,藏着这么细腻的诗意。那一刻,她坚信,这片土地的教育绿洲,正在孩子们的笔尖下悄然生长。

  “我们就像在完成一场青春接力。”廖佳丽感慨地说。自2022年8月学校成为克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试点以来,一批批志愿者前赴后继,用知识和爱,为边疆孩子点亮梦想之光。而她,也是这接力赛中的一棒,正奋力奔跑着。

  为边疆孩子点亮梦想之光

  下课铃一响,孩子们就像欢快的小鸟,将张阳帆团团围住。“老师,我家刚出生的小羊可乖了,放学后带你去看!”“老师,山上野草莓熟啦,周末我们一起去摘好不好?”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与她分享生活里的新鲜事。

  2024年,张阳帆从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毕业后,便背上行囊,来到谢依特小学,成为一名语文教师。

  “这里的孩子特别喜欢和我聊天。”张阳帆介绍道,“他们的父母大多是牧民或护边员,常年在外放牧转场、巡守边境,学校就是孩子们温暖的港湾。”护边员们“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誓言,深深打动了张阳帆,也让她更深刻体会到支教的意义。

  课堂上,张阳帆是认真负责的老师,耐心地为孩子们答疑解惑;生活中,她化身孩子们的知心姐姐。春天,她带着孩子们观察戈壁红柳抽芽;秋天,和大家一起采摘苹果;周末,还会拉着孩子们的手逛集市。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她开设美术兴趣小组,鼓励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美好世界。

  “我孙女——祖丽胡玛尔,成绩咋样?”学生祖丽胡玛尔的爷爷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向张阳帆询问孙女的学习情况。得到肯定答复后,爷爷竖起大拇指:“老师辛苦了。”家访是张阳帆了解学生的重要方式,每次面对家长们质朴的关心,她都深深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张阳帆的付出,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的手机里经常收到家长们的信息,有关心孩子在校表现的,也有简单问候的,字里行间满是信任与感激。

  上个学期末,张阳帆所带班级在全市语文统考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看到成绩单的那一刻,张阳帆开心地笑了。“虽然这里偏远,但充满力量和希望,能让我施展才华,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奏响音乐教育乐章

  “歌是唱的,不是吼的,大家注意音准。”在谢依特小学的教室里,2024届南昌师范学院毕业生王俊文正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作为谢依特小学建校以来首名专业音乐教师,王俊文不仅是一至六年级的音乐教师,还是一年级班主任。

  刚接手班级时,看着长长的学生名册,王俊文犯了难:“这些名字也太难记了。”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两周后,他不仅能精准喊出每个孩子的名字,还会关切地问:“努尔巴合提,今天有没有好好吃饭呀?”“阿依娜古丽,你的笑容真甜!”孩子们听到老师这么亲切地叫自己,心里暖暖的。

  一次偶然,王俊文发现学校角落有台落满灰尘的电子琴。校长无奈地说:“这里的孩子从来没有正常上过音乐课。”王俊文听后,心里像被揪了一下:“我一定要修好它。”经过几天的努力,电子琴终于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当第一个音符响起,孩子们瞬间被吸引,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惊喜的光。

  王俊文趁热打铁,用这台电子琴组建了音乐教室,还精心筹备了学校第一届红歌合唱比赛。后来,他又发现一批闲置鼓号队乐器,便决定组建鼓号队。六年级的阿依则巴特别积极,每天都提前到校练习小号。终于,在升旗仪式上,鼓号队奏响了《出旗曲》。在一旁观看的家长们激动地说,今天听到孩子的演奏,太骄傲了。

  去年教师节,是王俊文人生中的第一个教师节。孩子们给他写信,还用彩色纸折成花送给他。“教师节快乐!”“我喜欢你,老师!”“老师,你真帅!”这些真挚的话语,他都小心翼翼地放在抽屉里,每次看到都满心感动。

  王俊文主动续约一年,他说:“是孩子们教会了我很多,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亮孩子心中的火。在这里,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廖佳丽、张阳帆、王俊文……他们只是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一部分。他们背井离乡,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和汗水,践行“到西部去”的诺言。他们让我们看到,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美好旅程,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芳

 
标签: 江西奥特曼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