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5  2024  江西省简称  江西庐山  江西地图  江西大学  江西移动  江西省会是哪个城市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江西丰城 

一生种好一棵树——记全国道德模范袁守根

   日期:2025-05-25     来源:江西专升本    作者:江西新闻疫情报告    浏览:296    评论:0    
核心提示:<!--enorth cms news protect start--><!-- image template start -->

  5月23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现场,一位84岁的老人缓缓走上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领奖台。他步履稳健,目光坚定,一如50多年前,从湖南省运回200株脐橙苗,在赣南红土地上种下橙色的希望。

  他就是“赣南脐橙引种第一人”袁守根。如今,他守护的赣南脐橙“母亲树”已繁衍出194万亩“橙海”,赣南脐橙以692.94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水果类第一,成为赣南百万果农的“摇钱树”“致富果”。

  “我只是种了一棵树,是这片土地和人民成就了我。”袁守根手握证书,眼眶湿润,深情地说道。

袁守根在信丰县大塘埠镇一果园内察看脐橙树苗长势情况。特约通讯员李健摄

  “一棵脐橙树相当于三头猪”

  袁守根,1941年7月出生于浙江诸暨。1962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回浙江老家工作的机会,选择在信丰县林垦局工作。1970年冬,29岁的袁守根在信丰县西牛林场任技术员。彼时,赣南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当时信丰县要建设园艺场,袁守根赴湖南邵阳选购柑橘苗木。偶然间,他了解到当地有一个脐橙新品种品质很好,便精心挑选了200株脐橙苗运回信丰县。袁守根与赣南脐橙的结缘也正是从此刻开始。

  “当初只想知道品种引进来后能不能在信丰县落地生根,成为当地的一个主栽品种,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可真没想到,如今脐橙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回想起当初带回的脐橙树苗,袁守根感慨万千。

  20世纪90年代,赣州市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高效益赣南”和“兴果富民”的口号,正式确立了以脐橙为主的果业发展战略。袁守根被委以重任,扎根脐橙生产一线。他全力推动信丰县开发建设百里脐橙带,鼓励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开垦荒山、种植脐橙。然而,在那个年代,村民对“洋橙子”疑虑重重,大部分村民只知道种松树,不愿种脐橙。

  “刚开始推广种植脐橙,老表们只知道脐橙好吃,但是对脐橙种植技术一窍不通,也不知从何学起,大家都不太想种。”果农李春生回忆起当时场景时说道。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袁守根一次次组织召开群众大会,一次次走村串户。他想出“一棵脐橙树相当于三头猪”的推广语,道明了种植脐橙的经济效益。他还自费外出学习脐橙种植管理技术,回来后又手把手教种植户。

  袁守根的一片诚心,引来了一批批脐橙种植追随者的加入。信丰县大阿镇塘头陂农场果农康登明向他学艺,做苗圃,种脐橙,搞农超对接;果农康春峰用袁守根的名字成立了守根苗木基地,培育让果农放心、质量过硬的脐橙苗子……

  如今,在一批批果农的共同努力下,赣南脐橙年产量达193万吨,连续11年位居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水果类第一,带动100多万人增收致富。

  “爷爷对家乡的脐橙特别上心”

  走过多少山路、爬过多少山头、蹚过多少水塘,袁守根早已记不清了。在他眼里,脐橙就是一切,而对家人那份亲情的亏欠,至今是他的遗憾。

  1970年脐橙树苗运回信丰县后,袁守根就在厂里宿舍后面的小山头开辟5亩试验田。白天,他奔走于田地,小心翼翼地育苗、施肥、定植、整枝,为每株树苗编号,笔记本上记录下了每株树苗的“成长日记”;深夜里,他打着手电筒,蹲在田埂观察树苗,记录其生长规律。整日穿梭在田地间的袁守根,俨然已经忘记了汗水多少次浸透了他的衣衫。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当初的200株树苗有156株存活挂果,摘下了首批200公斤果实。1977年,这批树苗结出的脐橙以每公斤36港元的高价登陆香港市场,一炮而红。

  袁守根对脐橙的执着入迷,让老伴顾佩荃有心疼也有心痛。顾佩荃至今记得那个大雨倾盆的夜晚,即将分娩的她阵痛难忍,正准备上医院时,袁守根却不在身边。“在他眼里只有脐橙,等他回来时,小孩都生下来了,心里有点委屈。”顾佩荃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哽咽道。

  1996年的寒冬腊月,阔别故乡30多年,袁守根第一次带着妻儿回老家。望着他黝黑的脸,老母亲和哥哥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根根,你终于回来了。”2009年,第二次回家是为母亲守灵送葬。望着母亲的遗像,袁守根愧疚不已:自己或许是一个称职的技术员,却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没能在老人身边尽孝。

  袁守根的孙女袁清扬至今还记得,从幼儿园到高三,爷爷只送她上过一次学。每当中午一家人吃饭时,时常见不到爷爷的身影,每次询问爷爷去哪儿时,得到的回答基本是爷爷下乡去果园指导大家种脐橙了。“那个时候我就觉得爷爷对家乡的脐橙产业特别上心,只要村民们在种植脐橙方面遇到问题,就会过去帮忙解决。”袁清扬回忆说。

  “果园不在自家后院,在老百姓的山头上”

  经过袁守根多年的摸索和推广,现在赣南地区的脐橙产量世界第一、果品品质世界一流。2001年,退休后的他当起了免费顾问,成为果农参谋、果树医生。

  走进信丰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的档案室里,柜子上还能找到袁守根写的30多篇累计10多万字关于脐橙种植的技术文章,以及关于脐橙发展的建言良方。

  2013年,赣南脐橙产业迎来了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柑橘危险性病害暴发,脐橙树成片枯死,各地果园里总能听见此起彼伏的砍树声。“当时我们束手无策,砍了大片果树,好在袁老爷子及时赶到,提出柑橘病虫害防控的指导性建议,帮我们减少了2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果农李春生感激地说。随后,袁守根查明了脐橙树成片枯死的原因,提出“无毒苗、灭木虱、砍病树”防治措施。他带着果农上山,教果农识别病叶:“叶脉黄化像鸡爪,赶紧连根挖。”防控措施推广后,病害率大幅降低,产业转危为安。

  2016年,当地一家果业种植大户高薪聘请袁守根当技术顾问,他摆手拒绝:“端了你的碗,就得归你管,我还怎么为其他乡亲们服务?”果农李春生说:“我们请袁老爷子指导脐橙种植,他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我们发自内心感谢他!”

  信丰县绝大多数果农都受过袁守根指导,但他名下没有一亩果园。家人曾提议种几亩脐橙树补贴家用,他连连摇头:“我要有自家果园,哪还有时间帮别人?心偏一寸,承诺就短一尺。”孙女袁清扬报考中国农业大学时,他只说了一句话:“记住,你的果园不在自家后院,在老百姓的山头上。”

  “橙香飘处,皆是承诺。”袁守根用一生时光,将一句“橙”诺写满赣南群山。如今,他的脚步慢了,但那些他亲手种下的树,正替他在红土地上实现着当初的承诺。

  刘新权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鄢朝晖

 
标签: 江西财经大学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