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西首届书院文化会讲的现场,与会嘉宾听到的高频词汇中少不了“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是指南宋时期,在铅山县鹅湖寺举办的一场著名思想辩论,辩论双方分别是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兄弟。这场辩论是理学与心学的交锋,为后来鹅湖书院的出现和理学思想的成熟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鹅湖之会”谈起,这场云集国内众多高校和书院知名专家学者的会讲,会为书院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带来怎样的思考?
“朱陆之争,他们要争什么?”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从书院产生的唐宋社会背景讲到“鹅湖之会”的思想碰撞,认为书院及代表人物在当时的社会大变局中发挥了重塑价值秩序、社会秩序、道德秩序,乃至文明秩序的作用。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说:“没有朱熹、陆九渊这样的大师就没有鹅湖书院。”他认为书院的传承发扬离不开“大师”的加持。“书院是引领当时社会思潮的标志。”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双聘教授赵燕菁表示,当下研究中应当重视书院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议题设置功能,这也能为当下书院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新思路。
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讲演和讨论,让不少书院学者收获颇丰。“传承书院文化,并不是简单复刻古人的书籍和建筑。”白鹭洲书院负责人刘黎霞表示,这场会讲拓宽了自己对书院文化创新传承和发展的认识。白鹿洞书院研究会会长杨柱才说,现在白鹿洞书院也在打造白鹿洞书院会讲品牌,将书院教育与当地中小学德育结合起来,让更多青少年深刻感受书院文化的内涵。
江西日报 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