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立坤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著
《辛弃疾新传》向我展示了一个多维度的辛弃疾——他不仅是课本里那个“醉里挑灯看剑”的悲情英雄,更是一个在政治、军事、文学多个领域都卓有建树的复合型人才。书中详实的史料让我看到,辛弃疾23岁就率50骑突袭5万人的敌营,生擒叛将;作为地方官,他创建飞虎军,赈济灾民,政绩斐然;作为词人,他六百多首词作风格多变,既有“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也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婉约。《辛弃疾新传》这套书(全书一套分上下两部),不仅改变了我的阅读偏好,更奇妙地重构了我的生活方式。
我以辛词入联,创作了100副对联,成为致敬辛弃疾的第一种方式;对《辛弃疾新传》引发的思考进行系统梳理,写出多篇文章在媒体发表,从中感受到思想共鸣的愉悦;在“上饶辛词品读大会”及全省国资国企文艺汇演的舞台上,我四次表演“挑灯看剑辛弃疾”,让古典文本在现代剧场释放出情感能量;在党校、社区、企业等20多场介绍辛弃疾的讲座中,针对不同的受众,我不断调整讲述方式,使听众产生共鸣。
回望近年来与辛弃疾的“亲密接触”,最深刻的体会是他对生命困境的卓越智慧:42岁被贬上饶带湖,他建“稼轩”,学陶渊明“躬耕田园”“同盟鸥鹭”;64岁再被起用,仍壮志满怀。他教会我“治壮岁躺平”——青年时不因挫折而躺平;“疗中年抑郁”——中年时不因现实骨感而放弃理想。这种精神疗愈是《辛弃疾新传》给我的意外礼物。
《辛弃疾新传》不仅改变了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饶的文化氛围。为了让更多人读到该书,我用讲课收入购买了十几套赠送给领导、同事和朋友,并推荐多家单位累计购买了100多套。令人感动的是,81岁高龄的作者辛更儒先生,特意为上饶读者亲笔书写了200张书签。这份文化传承的诚意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