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翼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五篇大文章”既是新发展理念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破解经济转型难题、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一方面,要做好对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的支持,推动养老产业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另一方面,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服务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楠 图)
●以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创新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篇,科技金融在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中具有突出的全局性地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科技金融,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金融资源,有助于更好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为推动科技金融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以科技金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要紧扣国家对于科技的创新需求,聚焦半导体、工业软件等“卡脖子”技术,以及AI、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制定差异化金融支持方案。同时,对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基础研究平台,探索政策性项目融资模式。充分发挥金融的功能,补齐科技短板,通过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特别国债等金融工具,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科技资源集聚的地区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适当下放信贷业务权限,与企业的科技创新形成合力。打造多方联动的科技金融发展生态,由政府确定科技创新评价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机构开展科技金融统计监测分析,输出技术评估报告,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打造政、银、企、研闭环管理机制,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以绿色金融助力低碳发展
绿色金融的本质是以完善的投融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污染。在政策体系方面,要继续向相关绿色领域倾斜,优化市场化定价措施。重点评估绿色金融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效果,突出绿色金融对重点领域的持续投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绿色金融产业和金融产品实行税收优惠,建立低碳投融资的税收扶持体系。在监管原则方面,要针对绿色金融业务制定本地化监管准则,不断完善科学、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绿色金融项目的范畴与界定标准,以此为基础形成绿色金融供给的标准化体系,防范“洗绿”“漂绿”等政策套利行为。在业务推动方面,要推动绿色信贷发展,构建涵盖信贷审批、资金投放、贷款回收等各个阶段和环节的信用评级和综合评价体系,组织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各界普及绿色金融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机制,增强公众低碳意识。
●以普惠金融畅通实体经济服务网络
普惠金融是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重要途径,是解决金融服务不平衡、畅通金融机构与各类普惠主体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构建综合性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要从综合金融服务视角统筹发力,加强政策制度设计,针对普惠金融政策性强的特点,将完善普惠金融的政策法规作为工作基础,为金融机构向普惠领域进行资源倾斜提供政策保障。要完善普惠金融功能体系。由政府组织相关普惠机构共同设立担保备付基金,通过明确资金偿付原则、确定授信额度、综合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平台,对普惠融资需求建立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坚持多方联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普惠金融工作,建立多部门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将金融政策、服务和产品精准送达各类普惠主体。协同推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快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不断落地。通过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运用名单准入、综合评价、信用评级、合作退出等管控模式,完善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以养老金融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和未来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发展养老金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夯实养老金融的基石作用,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实现以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多层次养老险金在内的各项养老产品的投资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全社会养老资产的安全与增值,解决群众养老的后顾之忧。其次,要完善金融机构的养老金融服务能力和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机制,通过不断研发多样化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切合老年人群的特点和需求的个人养老金融业务、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通过开发智慧养老平台,整合储蓄、支付、基金、理财、保险在内的各项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更好适应全生命周期的财富规划和养老服务,维护老年群体的金融权益。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红利,加大对养老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出专属养老信贷产品,通过建立养老服务企业的“白名单”准入机制,合理增加信贷供给,提高普惠养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力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全面构建金融+养老的产业体系。
●以数字金融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金融是以大数据、智能算法、算力平台三大要素为基础的新兴发展业态,对于实体经济数智化转型、激发发展新动能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要健全数字化金融治理体系,按照党中央要求,系统性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运用大数据、智能推理、隐私计算等科技方法,支持金融机构提高数据化的业务决策和资源配置能力。以数字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和基础,做好制度设计和部署实施,在促进业务和数据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确保各层级制度与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要统筹推进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协调发展。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对数字金融的加速效应,通过与企业共建平台,将金融服务嵌入企业的业务流程之中,促进传统金融产业链的数字化再造。实现数字金融服务于新兴的数字经济模式,通过高效的整合、处理和分析数据,助力于本土企业的转型。安全是数字金融的根本。全面做好风险管控,要平衡好数字金融的价值与科技风险管理二者的关系,在发展数字金融的同时,继续加强数据安全风险的管控,提升数据安全与风险防控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